(新春走基层)探访枧桥鼓制作技艺:大鼓声声 千年不息
2024-05-17 【 字体:大 中 小 】

台州2月7日电(傅飞扬)“在器物文化中,鼓是有鲜明特征的一种文化形式。比如‘我有嘉宾,鼓瑟吹笙’中,鼓是欢乐之声;比如‘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里,鼓是正义之声……”近日,在浙江台州临海市邵家渡街道枧桥董村,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枧桥鼓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谢哲长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走进谢哲长的工作室,他正半跪在比人还高的大鼓上捶打牛皮。每年都要制作100多个鼓的谢哲长告诉记者:“制鼓的时候不能只是把牛皮铺在上面,要让牛皮紧绷,鼓的声音才会好听。”

邵家渡制鼓业始于唐,兴于宋,在清代达到鼎盛,已有近1000年的发展历史。而枧桥董村作为邵家渡制鼓的中心,最盛时期近90%的村民从事制鼓行业,几乎人人有技术,家家能制鼓。
时至今日,中国不少寺庙、鼓楼等场所用的大鼓都出自该村匠人之手,上海静安寺的大鼓便是代表之一。
做鼓腔、制鼓皮、蒙皮上规、上漆……经过4道高标准的工序,一只大鼓才得以制作完成。在人们习惯于流水线量产的时代,如何传承、发扬制鼓文化,成为谢哲长等非遗传承人不断思考的问题。
“我们组织片区老艺人建立制鼓技艺研究基地,通过融会贯通、博采众长,让枧桥鼓的制作技艺更上一层楼;建立‘大鼓薪传’研习社,与辖区内中小学生开展课外合作,加强对青少年习鼓、制鼓的兴趣培训……”邵家渡街道宣传委员林舒展介绍说。

为帮助制鼓艺人鼓起钱袋子,当地联合商会、乡贤、青创成员等开展宣传推广,将大鼓销往北京、上海、深圳、昆明等地,还有的大鼓进入了西班牙等海外市场。同时,当地也积极发展影视拍摄、婚丧喜庆等场景的大鼓租赁服务,持续拓宽增收渠道。
“早在原始社会,人们就会敲击石器给舞蹈助兴。如今,村里的产业发展越来越兴旺,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我相信,制鼓不会过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会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不断延续下去。”谢哲长说。(完)

猜你喜欢

蓝佛安最新发声!信息量很大 实施更加积极财政政策


中国中铁控股的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新增1条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标的11716万元


美利信(301307SZ):控股股东累计增持06836%股份


沪深B股市场收盘:B股指数上涨004% 成份B指下跌034%


【华证ESG】海优新材(688680)获得CCC评级,行业排名第179


计量赋能高质量发展,中山这一活动吸引超300名市民参与


知名品牌IPO突然终止!公司及保荐人主动撤材料


校立咨询:人民币汇率简析(4月26日)


茅台一季度营收首次突破400亿 |酒业财报观察


易维哲:黄金注意延续反弹,原油继续开空


4月15日周六福黄金价格990元克


华金策略:节后开启震荡反弹 五月震荡偏强


校立咨询:人民币汇率简析(4月26日)


净利润延续双位数增长,凯因科技核心管线取得关键进展


多次卖壳未遂的ST吉药将退市,还有多家公司在摘牌路上


蓝佛安最新发声!信息量很大 实施更加积极财政政策


4月21日菜百首饰黄金价格988元克


靠谱股票配资平台:避坑指南与财富增值策略


杠杆贵金属:高风险高回报的财富游戏?


杠杆配资哪家好:避坑指南与理性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