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互认提升金融服务效率
2024-11-19 【 字体:大 中 小 】

数字金融作为金融“五篇大文章”之一,正在成为金融机构有效利用数据资源,以数字技术推动产品和服务创新的有力抓手。
在服务实体经济的过程中,数字金融也面临一些“成长的烦恼”。比较突出的除了此前业内讨论较多的数据失真、确权问题,还有数据互认、算法歧视等新问题。
迫切要解决的是金融数据互认问题。同一家企业的数据,在不同的金融机构之间,包括国有大型银行以及股份制商业银行之间,彼此不互认。金融数据的重复认证,一方面不利于金融资源的高效利用,另一方面也增加了企业的各类成本。甚至有企业反映,有金融机构的不同分支行对同一类型的企业审核标准都不相同。
在更广泛的领域内推动数据互认,将给金融行业带来诸多利好。通过与零售等其他行业的数据互认,金融机构可以更准确地分析消费者行为,从而设计出更贴合市场需求的金融产品,如已有的一些基于实时消费数据的信用评估系统。深层次的数据融合还可以促进新业务模型的产生,如按需保险和预测性财务管理服务等,这些都是在传统服务模式下难以实现的创新。
与此同时,与数据互认相伴的一些风险也值得监管警惕。近一个时期,数据互认在一定范围内引发了关于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讨论。在金融数据互认的过程中,大量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数据还是纸质的,并且存在保密的问题,需要考虑如何在打通数据流通壁垒的同时,保护好企业的金融数据安全。现实中,一个产业链上的供应商往往对接七八家核心企业,核心企业又对接多家银行,一家供应商可能在十几家,甚至二十几家银行都开了户,从监管的角度,需要考虑如何去支持有限度的跨行放款,从而解决供应商多头开户的问题;在电子票据日益普及的过程中,也要考虑如何避免“一票多融”的风险;等等。
金融数据互认对于数字金融发展至关重要。在推动金融数据互认的过程中,掌握了大量沉淀数据的金融机构要发挥主力军作用。同时,监管部门要关注其中的风险,既要充分运用数字技术提升服务效率,也要防范技术不当应用可能影响社会公平,要避免大数据以及算法的歧视,导致弱势群体被金融大模型排斥在服务之外。

猜你喜欢

A股午评:三大指数集体下跌沪指跌059%创业板指跌081%,北证50走强,AI医疗、工程机械板块逆市上涨!超2500股下跌,成交1万亿缩量1328亿


Enphase Energy二季度收入3035亿美元 分析师预期3099亿美元


中国电信:子公司中电信量子集团将成为国盾量子控股股东


旭日企业(00393)2月2日斥资202万港元回购24万股


多方专家学者齐聚广州,共探知识产权保护新路径


已有47人在澳门涉嫌非法换币被移交内地警方!3人来自广东


米高集团(09879)3月13日-18日招股 拟全球发售225亿股


智动力(300686SZ):上半年净亏损598641万元


中粮资本(002423)3月7日主力资金净卖出375728万元


福田汽车获得外观设计专利授权:“汽车格栅”


预警!投资者比美联储更担心通货膨胀……


第三届数字中国建设成果展举行 数字黑科技如期而至


Cecilie Bahnsen x ASICS 联名鞋款即将登场


在特朗普“对等关税”宣布后,美股科技“七巨头”盘后市值蒸发超5万亿元!美国经济学家警告


万和电气获得外观设计专利授权:“燃气热水器(玄喵)”


传奇投资大佬,重磅发声


每日龙虎榜 商品期货综合指数上涨048% 日内资金净流出8670亿元


出现逆转!资金在流入 市场磨底进入区间震荡


破发股禾迈股份拟不超107亿建大楼 2021上市超募48亿


美AI芯片管制引爆外交危机?特朗普政府遭盟友与科技巨头双重施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