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互认提升金融服务效率
2024-11-19 【 字体:大 中 小 】

数字金融作为金融“五篇大文章”之一,正在成为金融机构有效利用数据资源,以数字技术推动产品和服务创新的有力抓手。
在服务实体经济的过程中,数字金融也面临一些“成长的烦恼”。比较突出的除了此前业内讨论较多的数据失真、确权问题,还有数据互认、算法歧视等新问题。
迫切要解决的是金融数据互认问题。同一家企业的数据,在不同的金融机构之间,包括国有大型银行以及股份制商业银行之间,彼此不互认。金融数据的重复认证,一方面不利于金融资源的高效利用,另一方面也增加了企业的各类成本。甚至有企业反映,有金融机构的不同分支行对同一类型的企业审核标准都不相同。
在更广泛的领域内推动数据互认,将给金融行业带来诸多利好。通过与零售等其他行业的数据互认,金融机构可以更准确地分析消费者行为,从而设计出更贴合市场需求的金融产品,如已有的一些基于实时消费数据的信用评估系统。深层次的数据融合还可以促进新业务模型的产生,如按需保险和预测性财务管理服务等,这些都是在传统服务模式下难以实现的创新。
与此同时,与数据互认相伴的一些风险也值得监管警惕。近一个时期,数据互认在一定范围内引发了关于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讨论。在金融数据互认的过程中,大量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数据还是纸质的,并且存在保密的问题,需要考虑如何在打通数据流通壁垒的同时,保护好企业的金融数据安全。现实中,一个产业链上的供应商往往对接七八家核心企业,核心企业又对接多家银行,一家供应商可能在十几家,甚至二十几家银行都开了户,从监管的角度,需要考虑如何去支持有限度的跨行放款,从而解决供应商多头开户的问题;在电子票据日益普及的过程中,也要考虑如何避免“一票多融”的风险;等等。
金融数据互认对于数字金融发展至关重要。在推动金融数据互认的过程中,掌握了大量沉淀数据的金融机构要发挥主力军作用。同时,监管部门要关注其中的风险,既要充分运用数字技术提升服务效率,也要防范技术不当应用可能影响社会公平,要避免大数据以及算法的歧视,导致弱势群体被金融大模型排斥在服务之外。
猜你喜欢
A股低开高走 超5000股上涨!这三大板块最主动
7737
蘑菇,我有“四不吃”
3670
中南股份龙虎榜数据(1月29日)
4774
致态将亮相P&I 2024展会中关村在线展台
5571
保时捷最强电动轿车将在一周后上市,名为Taycan Turbo GT
5345
CES 2024中国企业集体出海展实力,齐发重磅新品
8263
联想创投集团总裁贺志强:当下是并购的好时机
4653
明明遍地是宝藏,这座千年古城求你别再低调了
2962
港股恒生指数高开017% 恒生科技指数涨016%
3005
特宝生物:7月12日高管兰春减持股份合计19万股
359
日拟在格陵兰岛建科考船基地
预警!投资者比美联储更担心通货膨胀……
第三届数字中国建设成果展举行 数字黑科技如期而至
Cecilie Bahnsen x ASICS 联名鞋款即将登场
在特朗普“对等关税”宣布后,美股科技“七巨头”盘后市值蒸发超5万亿元!美国经济学家警告
万和电气获得外观设计专利授权:“燃气热水器(玄喵)”
传奇投资大佬,重磅发声
每日龙虎榜 商品期货综合指数上涨048% 日内资金净流出8670亿元
出现逆转!资金在流入 市场磨底进入区间震荡
破发股禾迈股份拟不超107亿建大楼 2021上市超募48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