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风险提示:警惕利用AI新型技术实施诈骗
2024-06-18 【 字体:大 中 小 】

中国网财经10月13日讯 今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警惕利用AI新型技术实施诈骗的风险提示》指出,当前,AI技术的广泛应用为社会公众提供了个性化、智能化的信息服务,也给网络诈骗带来可乘之机。如不法分子通过面部替换、语音合成等方式,制作虚假图像、音频、视频,仿冒他人身份实施诈骗,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消费者权益保护风险提示,提醒广大金融消费者警惕新型诈骗手段,维护个人及家庭财产安全。
利用AI新型技术实施诈骗主要有“拟声”“换脸”两种手段,即通过模拟他人声音或形象骗取信任,进而诈骗钱财。不法分子通常先以“网店客服”“营销推广”“招聘兼职”“婚恋交友”等为借口,通过微信、QQ、电话等方式联系消费者,采集发音、语句或面部信息。再利用“拟声”“换脸”等技术合成消费者虚假音频或视频、图像,以借钱、投资、紧急救助等借口诱导其亲友转账汇款,或提供银行账户密码等敏感信息,随后立即转移资金。此外,不法分子还可能对明星、专家、官员等音视频进行人工合成,假借其身份传播虚假消息,从而实现诈骗目的。
此类诈骗手段迷惑性、隐蔽性较强,诈骗金额较高,为保护广大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提示:
一、网络渠道“眼见”不一定为实。“拟声”“换脸”等合成技术的一大特点即“以假乱真”,不法分子可利用此类技术轻易伪装成他人,并通过快速筛选目标人群、定制化诈骗脚本,精准实施诈骗。因此,在涉及资金往来时,一个“声音很熟的电话”、一段“貌似熟人的视频”都可能是不法分子的诈骗套路,消费者应提高警惕。
二、转账汇款务必核验对方身份。面对自称“熟人”“领导”等通过社交软件、电话等以各种理由诱导汇款,务必核验对方身份。如可在沟通过程中提问仅双方知晓的问题,也可利用其他通讯方式或见面核实,或向对方的朋友、家人验明身份和情况。在无法确认对方身份时,应尽量避免转账操作。
三、保护好照片、声音等个人信息。消费者应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不随意下载陌生软件、注册陌生平台或添加陌生好友,对个人社交账户的安全状况保持警惕。尽量避免在互联网过多暴露个人照片、声音、视频等信息,不贪图方便把身份证、银行卡照片等直接存放在手机内。如不慎被骗或遇可疑情形,应注意保存证据并立即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
(责任编辑:刘畅 )
猜你喜欢
境外上市备案效率提升激发内地企业赴港上市积极性
5027
4倍大牛股雅本化学复牌“一”字跌停
389
证券公司是炒股的幕后推手吗?揭秘行业内幕
898
御姐析金:226黄金,原油,镑日本周展望及日内分析
4194
中科电气最新公告:上半年净利润6926万元 同比扭亏为盈
4918
北向资金今日净买入紫金矿业144亿元
4526
2024年2月6日全国主要批发市场板栗价格行情
1906
借力玉米期权 实现降本增效
5806
中美金融战, 美国的三板斧已经抡完了, 现在就是黎明前的黑暗
4565
2024年2月4日全国主要批发市场芦笋价格行情
9760
孕中期要预防哪些疾病_胎儿_医生_饮食
新战法、新框架、新生态!多维技术碰撞引爆ISC 2021
美国“星舰”火箭试飞失败!马斯克回应
邦达亚洲: 空头回补提供支撑 美元指数止跌企稳
伯希和递交招股书 中金公司和中信证券担任联席保荐人
跑半马进工厂 人形机器人场景应用展现新气象
5万亿餐饮消费市场:变局中如何锻造新竞争力
全球严阵以待!白宫:对等关税将在周三宣布后“立即生效”
重大利好!让优质房企率先上岸
特朗普将经济“好的方面”归功于自己,将“坏的方面”归咎于拜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