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无息外盘配资

蓝佛安最新发声!信息量很大 实施更加积极财政政策

2207

2025-05-06 【 字体:

  财政部部长蓝佛安日前在《求是》杂志上发表署名文章《更加积极财政政策的科学设计与成功实践》,透露出积极财政政策的设计思路和实施重点。

  文章提到,2024年,财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加力实施存量政策的同时,出台了一批有针对性的增量政策,为有效应对风险挑战、顺利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提供了有力支撑。

  比如,目前2024年的2万亿元置换额度已全部发行、基本置换完毕,2025年的置换额度发行进度超过70%,“一石多鸟”政策效应逐步显现;在财政、金融、土地等政策协同发力下,房地产市场出现积极变化,呈现止跌回稳势头。

  文章表示,与过去相比,如今中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经济运行内在稳定性更加坚实,经济发展多重优越性更加突出,宏观调控和经济治理经验更加丰富。为应对可能出现的冲击,财政始终留有后手。

  2023年末,我国政府全口径债务总额85万亿元,政府负债率67.5%,明显低于G20、G7国家的平均政府负债率118.2%、123.4%,有较大举债空间。这些年,地方政府债务特别是专项债支持建设了一大批交通、水利、能源等项目,形成了大量有效资产,很多能够产生持续性收益,还本付息有来源、有保障。

  “充足的储备工具,巨大的政策空间,特别是在实践中形成的财政宏观调控科学方法论,是我们做好当前财政工作的信心和底气所在。”蓝佛安称,当前,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把握好几个方面的工作要求。

  在政策目标上,将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作为有机整体统筹把握,加大超常规逆周期调节力度,提高赤字率,保持必要的支出强度,同时大力优化支出结构,精打细算、有保有压,在多重目标中实现动态平衡。今年赤字率按4%安排,比去年提高1个百分点,赤字规模达到5.66万亿元,比去年增加1.6万亿元,都是近年来最高的。

  在工具安排上,统筹用好政府债券、财政贴息、专项资金、税费优惠等政策工具,加强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等政策协同,强化取向一致性,打出政策组合拳。今年新增政府债券11.86万亿元,比去年增加2.9万亿元,其中既有用于促投资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又有支持“两重”、“两新”的超长期特别国债,还有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的特别国债,多管齐下防患于未然。

  在发力重点上,聚焦制约高质量发展的薄弱环节和经济循环的堵点难点,加大对惠民生、促消费、增后劲的支持力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科学技术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卫生健康支出安排增幅均在5%以上。同时,中央财政加大对地方转移支付力度,安排10.34万亿元、同口径增长8.4%,其中均衡性转移支付、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分别安排2.73万亿元、4795亿元,切实增强地方财力保障。

  在节奏把握上,坚持蹄疾步稳,与各种不确定因素抢时间,已确定的政策和资金安排,能早则早、宁早勿晚,以时不我待的精神抓好落实;尚未出台的政策,加紧研究准备,与相关部门做好沟通,一旦需要适时推出,使政策实施与市场预期更加匹配、各方面更有获得感。

  在蓝佛安看来,当前,美国对所有贸易伙伴实施所谓“对等关税”正在持续引发全球市场动荡,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不利影响加深,经济运行面临新情况新挑战,需要深入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有效对冲外部风险对我国经济的不利冲击。

  文章提到,聚焦高质量发展关键领域、薄弱环节,加强财税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精准施策、持续用力,充分释放财政政策效能。其中,大力提振消费。今年中央财政拿出“真金白银”,供需两侧协同发力,推出促消费政策“大礼包”。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300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规模比去年翻了一番,进一步扩大补贴范围,直接降低消费者购物成本。注重惠民生和促消费结合,适当提高养老金水平,提高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发放育儿补贴,扩大学生资助补助规模,增强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等。

  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今年中央财政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中央本级科技支出安排比去年增长10%,资金分配向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国家战略科技任务聚焦,全力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重大任务。统筹运用政府采购、投资基金等政策工具,大力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等。

  加强对企业的纾困支持。围绕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主要关切,扎扎实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推进清理地方政府拖欠企业账款,推动政府性融资担保扩面增量,加大对受外部冲击、生产经营困难的企业支持力度等。

  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按照科学分类、精准置换原则,督促指导地方做好隐性债务置换,早发力、早见效。同时,加快推进地方融资平台改革转型,强化政府支出事项和政府投资项目预算管理,坚决防止新增隐性债务。抓紧发行首批特别国债5000亿元,积极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巩固提升银行稳健经营能力。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协同推进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处置和转型发展。推进专项债券用于回收闲置存量土地和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助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百家云再获创始人增持117万股,股价上涨1076%

百家云再获创始人增持117万股,股价上涨1076%
新浪科技讯7月24日上午消息,美股上市公司百家云发布公告称,公司创始人、大股东李...

邦达亚洲:市场的避险情绪有所降温 黄金高位回落

邦达亚洲:市场的避险情绪有所降温 黄金高位回落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周二发布最新《世界经济展望》警告,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将导...

2025年5月5日全国主要批发市场香瓜价格行情

2025年5月5日全国主要批发市场香瓜价格行情
市场 最高价 最低价...

去年和复星医药“分手”!这家创新药企要再冲IPO!但亏损依旧……

去年和复星医药“分手”!这家创新药企要再冲IPO!但亏损依旧……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

海报财经丨2023年什么行业会更火?

海报财经丨2023年什么行业会更火?
(记者:沈童 陈俞印)   大众网·海报...

岷山环能北交所IPO过会 拟募资295亿元

岷山环能北交所IPO过会 拟募资295亿元
  中证报中证网讯(王珞)4月11日,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委员会2025年第3次审...

中信证券:建议关注物业服务板块的政策拐点

中信证券:建议关注物业服务板块的政策拐点
  中信证券指出,好房子需要好服务,好服务需要优质优价。预计,重庆在2023年阶...

沈阳省医妇科怎么样,可信吗?_妇科医院_患者_治疗

沈阳省医妇科怎么样,可信吗?_妇科医院_患者_治疗
在沈阳,众多女性在寻求妇科医疗服务时,常常会对医院的专业性、可靠性产生疑问。沈阳...

宗校立:非农数据存在猫腻,想护盘却力不从心!

宗校立:非农数据存在猫腻,想护盘却力不从心!
【校立观点】:美国非农数据如期公布,其结果为:美国2月季调后非农就业人口为15....

上交所更新指数业务三年行动方案 大力推动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

上交所更新指数业务三年行动方案 大力推动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